新闻学院2024级专硕力行党支部的实践队伍4月4日,前往浦区练塘镇太北村开展“乡播计划”创新实践活动。调研、拍照、摄像、剪辑,上了一堂“鲜”味十足的思政课。这场“田野间的思政课”既是助农传播的实践场,更是促进学子与时代同行的生动“必修课”。
太北村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练塘茭白的核心产区。然而,“好的农产品怎样打开销路?好的田间故事怎样传播出去?”是太北村正在思考的问题。
实践团队提出帮助太北村拍摄新时代农人故事、村庄宣传视频和农产品海报的建议,到田间地头,记录太北村的独特风貌、人文故事。同学们结合最近流行的“高能量”视频传播形式,提出拍摄“五十岁高能量村书记的一天”短视频,表面拍人、实则展示农产品。
确认好需求和创意方向,同学们各就其位,展开拍摄。在茭白水田里,记录下太北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张欢峰高举茭白、笑意融融的模样。走向茭白大棚,张书记撸起袖子,套上下水服,掀开塑料棚布,弯下腰挑选成熟、“模样儿”好的茭白,收割“初春第一茬”茭白的珍贵时刻被定格。在“金秋年华”特色民宿前,同学们交流拍摄经验,讨论如何促进乡村旅游宣传。
“Ladies and gentlemen, welcome to Taibei Village!”村公交车站旁的茭白塘里,张书记面对镜头用英语发出邀约。为打破练塘茭白农产品“藏在深闺”的困境,实践团队采用双语传播策略:准备好一段英文文稿,由张书记提前背诵。
此外,深入田间地头的同学们还就“如何打开农产品的销路”这一问题开展了多种尝试,为练塘茭白拍摄了多类农产品宣传照,产出多套创意海报。农田、油菜田也被配上亲切、富有童趣的文字和标题。各种姿态的微缩小人在茭白堆上行走、跳跃、侧坐,成为了茭白田的“显眼包”。原生态的画面被捕捉下来,加入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创意,用二次创意增添阅读乐趣,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。
同学们还将镜头对准了最重要的人:勤劳朴实的太北村村民。从5岁小朋友,到已有二十多年种植加工经验的爷叔,都开心地面对镜头,高高举起茭白,用最真诚的笑容展示哺育了一方水土的“水中人参”。
这场田野上的思政课探索体验式、探究式、服务式一体化实践模式,让同学们感知到为乡村发展赋能添彩,是新闻人可以做的“小事”和“实事”。
来源:新闻学院